新闻中心

面料工艺——“人造丝绸”的诞生

2019-09-27  2032

  从历史上看,时尚业一直是建立在纺织业基础之上。巴黎之所以能成为高级定制时装的中心,部分归功于它的丝绸制造历史。后来,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可以替代天然原材料的人工合成物质,主要是一种既耐用又便宜的“人造丝绸”。

  1884年,法国人夏杜纳(Count Chardon net) 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制得了第一种“人造丝”,并申请了专利。尽管这一工艺非常复杂,会导致可怕的爆炸,但是由这些貌似丝绸的细线制成的面料,出现在1926年的伦敦人造丝绸展览会上(Artificial Silk Exhibition) 。到了1938年,美国的杜邦公司(Du Pont) 开始商业化批量生产尼龙。1940年,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最早批的尼龙袜。到1966年,三分之一的面料都是人工合成的。它们不再是奢侈品的替代物,而是廉价品的代名词。60年代末期, 美国科学家发明一种名叫芳纶(Kevlar)的织物,这是一种人造有机防弹纤维(至今仍被用于防弹背心)。它具有高强度、高耐割性和高耐化学性(包括火与水)。它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专业的骑车装备,如牛仔装和夹克上。

  混合工程纺织品是纺织品与部分非纺织品的混合产物一也许会融合玻璃、金属、碳和陶瓷。亚历山大·麦昆1996年的春夏系列作品,采用一种面上喷着不锈钢的人工面料。织物在整理过程中,使用热装置为一些面料提供保护层,如特卫强(Tyvek) 。设计师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 使用一种非编织工业面料一看上去像人造纸,它可洗,经久耐用,耐化学物质。让—保罗·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 在其1996年春夏系列作品中使用活性染料,将电脑制成的图案印在面料上,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化学活性染料能制作出前所未有的充满活力的印花图案,且细节处理更为精美。一个名叫江城(Omi kenshi)的日本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粘胶纤维纱,命名为克莱比昂(Crabyon) 。它由蟹壳制成,它与棉混合在一起时,能起到杀菌作用,成功率达90%。

  最近,位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中的创新中心正着手于研究多感官设计的可能性,制作能随情绪发生变化的有感应的服装。特别是对于“芳香学”影响力的研究:通过在面料中加入香味来增强一个人的健康感和情绪的稳定性。另外,“智能”织物还包括有一种PCM(相变材料)的面料,它可以经过从固体变为液体来吸收热能,而当它们从液体恢复固体时则释放热能。它在衣层上能起到暂时的冷却或加热作用,因此令穿着者感觉舒适。还有一种TCM热铬材料,它能感受到环境温度的变化,会相应改变面料颜色以适应外部气候。